本文根据文化引领下的乡村建设——第三届本土设计高峰论坛期间,台湾著名建筑师谢英俊以《数码化与新乡土建筑》为题的主题演讲编辑整理而成。
2005年,谢英俊在大陆的工作开始于位于河北定县的生态厕所。他所倡导的观念在厕所的建造中得以体现——用最简单的方法从源头解决问题。分集的观念并非谢英俊的发明创造,只是在实践中,他很自然的将其与自身的经历向结合——《 周末报 》
《 南方都市报 》颜亮 于2011年对谢英俊的采访报道:在深圳图书馆二楼展厅,几十根贴满照片的白色柱子合围成密闭空间。一个钢制的房屋结构模型倒挂其中。扎着长发的中年男人在柱子前踱来踱去,因潮湿而发皱的柱子表膜让他发愁。
作为建筑师来说,他认为自己身上背负的建筑使命比社会使命要大得多。只不过,他这十多年来的事业成果都和灾难、贫穷联系在一起,要让他人的评价里不出现“公益”、“社会性”这些字眼,实在有些困难——王隽 《 经济观察报 》
这种地震千年一遇,地质变动超出大部分人的想象,并且范围会很广,重灾区的山体是松的,随时会崩塌,泥石流、地质灾害、洪水等后续的灾害是无法想象的严重。”——章海霞 《中华建筑报》
「违章」一般被视为是非法的、欠缺合理基础的建筑,因而,理当被公权力的「怪手」给铲除。然而,就如摊贩虽为非正式部门的经济行为,却在台湾蔚为一种文化现像,且成为都市民间社会活力的资源一般,「违章」背后所折射出来的社会、文化意涵,亟待澄清。——锺乔《中国时报》